English

发行机构介入出版操作是非莫衷一是

2000-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赵晨钰 我有话说

在我国出版界的原有观念中,图书的出版和流通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出版社生产出图书后就完成了任务,而新华书店要全权负责的只是图书进入市场的后半段工作,他们不用操心前期的图书生产工作。无疑,这一种观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但是现在,图书领域的无情竞争使得出版机构越来越需要来自市场的信息回馈。而图书发行人也在市场经济这根指挥棒的挥动下开始重视甚至介入图书的选题策划,据了解,目前这种有发行商参与策划选题的图书已经有了一定的数量。虽然说这样有利于做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图书,并且在市场铺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有人认为,发行机构为保证“自己人”的书走好,某些做法难免稍显不妥。

前不久刚刚进行领导班子调整的北京新华外文图书集团的总经理王宏经先生曾经在谈到今后发展方向时表示,希望能尝试一些有别于传统书店的新模式,而充分利用市场反馈的信息协助出版社确定选题也算是想法之一。其实早在1999年,北京图书大厦就已经在这一方面有了动作。去年由6家文艺类出版社与北京图书大厦联合举办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大联展”在取得成功后,几方开始共同筹划将由读者评出的这100部优秀图书结集出版。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王小介绍,事实上这套书的出版共有8家参与,其中有北京图书大厦和北京市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等2家发行单位。图书大厦在当初办书展、选题策划时就已介入,并有少部分资金的投入。出书后将在零售环节予以支持,首都发行所则是这套书的发行总代理。一般情况下,书店平时组织的某方面的优秀图书评选或其他活动,会得到来自读者的最真实的意见,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利用起这些信息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行界人士曾很明白地表示,他曾经凭着几个从市场上得来的信息加工出选题与出版社合作推出,均取得不错的业绩。他说:“如果政策可以更灵活一些,很多好书肯定会更快地与读者见面。”

不久前,800图书网许诺包销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正午的供词》,通过其网上平台和网下渠道,向其书友会和各地读者,提供直接的购书服务。原因是该书的作者是800图书网旗下的签约作家,网站以在发行上的支持给予签约作家出书的帮助。Book800图书网CEO张大农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与出版社签订的协议中规定,这些签约作家的作品起印数至少要有10000册,其中网上发行权由800图书网独家享有,其它渠道的发行是由800图书网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做面向书店的直销。从某种意义上讲,800图书网相当于其签约作家的代理人,他们在参与选择出版社的谈判中,就是要用服务换得包销权。他说,此举的目的是想在中国图书流通领域中做上游。因为从目前状况看,在书业流通中利润的大头都集中在上游,如果800图书网想把书发到零售店这个环节,必须有足够的价格优势。网站只有采取包销的办法,才能从出版社那里换得较大的折扣。虽说800图书网的动机是为了另辟蹊径,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但介入出版选题策划作为一种手段已是事实。

书店介入出版选题策划,还可以运用限制其它同类图书发行的办法来帮助与其合作的出版社发书。像一个多月前,新华书店总店与辽宁省出版集团联合宣布对辽宁出版集团出版的“课外工程”实行新华书店总发行、总经销,对所有搭乘“课外工程”所出版的图书,一律不予以发行。据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市场部经理胡金安介绍,新华书店总店参与了《课外语文》的策划并有一定数量的投资,采取这种作法是为了加大该丛书的发行力度,尽量减少跟风图书对其造成的冲击。如此一来,那些欲借“课外工程”的东风行船的图书就失去了新华书店这样一个有力的发行渠道,即使它们走别的渠道进入市场,其影响力也会相当有限。

曾有业内人士对于这种发行机构介入出版领域的做法颇多微词,认为发行商会自然而然地偏袒自己参与制作的图书,甚至对该类书的市场实行垄断,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但王小认为此种做法是利大于弊。书店的第一手信息的反馈、发行上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注入对于出版者来讲都是好事。至于说到书店是否会为保其投资的图书销售而对某一方面的市场实行垄断时,他认为不会达到那个程度。毕竟书店经营不可能只靠卖一套书赚钱,读者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所以书店充其量只会给予这些书一些照顾,不会因此封杀其它同类书。

发行机构凭借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介入出版流程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现象,在国外同样也存在,但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究竟是好是坏目前仍难下定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